首页|English

下载

全本简本数据

联系方式:

亚洲

  2.2.1 总体特征
  亚洲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3%,居各大洲陆地面积之首。2010年遥感监测的亚洲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1.41万km2,占全球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34.87%,居各大洲第一位。
  亚洲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不均匀、空间差异较大(图2-3),城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20~50°N的中纬度地区,占亚洲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5.58%;0~20°N之间的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占9.38%;60°N以北区域占1.76%。城乡建设用地主要位于东亚沿海地带、印度洋孟加拉湾以及伊塞克湖和里海附近。


  按分区统计(表2-5),2010年亚洲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东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北亚和中亚。其中东亚的城乡建设用地较其他地区分布规模大,占亚洲的46.28%;中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最小,仅占亚洲的7.31%。
  根据十年变化分析,亚洲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率为6.41%,居全球各大洲第二位。亚洲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要位于20~50°N的中纬度地区。经向上变化主要分布在110~130°E之间。按分区变化分析(表2-5),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东亚、中亚、北亚、东南亚、西亚、南亚。其中东亚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最大,变化率为9.51%,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地区十年间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南亚城乡建设用地变化规模最小,变化率仅为1.14%。从增量占比看,东亚地区的贡献最大,占亚洲总量的66.72%;其他地区均未超过10%。

   

   注:东亚包括:日本、韩国、中国、朝鲜、和蒙古;东南亚包括: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老挝和东帝汶;南亚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西亚包括:巴林、以色列、科特威、卡塔尔、黎巴嫩、塞浦路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联酋、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部分、叙利亚、伊拉克、约旦、伊朗、阿曼、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也门;中亚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北亚为俄罗斯亚洲部分。


  2.2.2 主要国家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及变化
  按主要国家统计(表2-6和图2-4),2010年亚洲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排在前十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亚)、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亚)和伊朗,占亚洲的82.61%。其中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居亚洲之首,占38.87%。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在统计时,仅计算其在亚洲的部分。
  200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仍然是这十个(表2-6)。根据十年变化率分析,哈萨克斯坦(亚)和中国的变化率均超过11%;高于全球变化率平均水平的还有俄罗斯(亚)、印度尼西亚;其他国家变化率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增量占比看,中国对亚洲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贡献率最大,达64.86%,远远高于其他亚洲国家;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仅占亚洲新增总量的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