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全球主要国家植被生长状况与变化

  4.4.1 全球及各洲基本状况
  根据对全球各国MLAI和ALAI均值的统计结果,2012年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国土面积小于5000km2的国家未纳入统计)按照LAI五个等级进行统计。MLAI高值和极高值国家占比近1/2,中值国家略超1/5,低值和极低值国家超1/4;ALAI指标看,高值和极高值国家略超1/3,中值国家略超1/4,低值和极低值国家占比近2/5(图4-7)。

  欧洲无MLAI极低值区国家和ALAI极高值国家;北美洲无ALAI极高值国家,南美洲无超低值国家,大洋洲无中值和极低值国家,亚洲和非洲则均存在归属于五个等级区的国家(图4-8)。这一情形与各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具有一致性。
  不同大洲各等级区国家占比也不同。ALAI指标看,非洲低值与极低值、中值和高值与极高值三者国家数量比例相当;亚洲低值与极低值国家数量占比大于1/2,高值与极高值国家占比近1/3,中值国家占比较小,略超1/9;欧洲中值国家占比远大于1/2,高值和低值与极低值国家占比相同;北美洲高值国家占比大于1/2,说明陆地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南美洲高值与极高值国家占比近4/5,且无极低值国家,说明植被生长状况相对最好;大洋洲高值与极高值国家占比大于4/5,低值国家约占1/5。表明全球各大洲植被生长状况水平差异显著。MLAI指标(图4-8b)反映的各大洲国家及地区数量比例关系与ALAI指标总体类似,最大差别表现在:欧洲之前占比最大的中值区国家基本成为高值区国家,并出现约占1/10的极高值区国家,这与其植被类型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吻合。

  4.4.2 基于31年LAI变化的主要国家排名

  年报对全球169个国家与地区2012年与31年(1982~2012年)LAI均值进行了比值计算(RLAI),从中选取出国土面积大于40000km2、2012年ALAI大于0.6的101个国家重新进行分析和比较。
  (1)基于RMLAI变化的国家排名
  分析表明,101个国家31年的RMLAI波动于0.83~1.19之间,其中RMLAI大于1.0的国家有71个,小于1.0的国家有30个,变幅在5%范围的国家超过半数(61个)。
  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尼泊尔、阿塞拜疆、保加利亚、中国、格鲁吉亚、印度、加蓬和波兰,排名后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乌干达、马拉维、乌拉圭、智利、坦桑尼亚、柬埔寨、爱尔兰、中非、阿根廷和尼加拉瓜,此20个国家具体地理位置见图4-9。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在众多国家中名列前茅,主要成因有两个:一是全国自然条件总体优越、植被覆盖率高尤其是森林覆盖率高,目前前十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均属于这种情形;二是自然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或)高度重视绿化工程建设并取得成效,中国属于后一种情形。
  排名后10位的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干燥热带森林、热带稀树草原等热带亚热带旱生性森林或森林草原区,其比值均小于1.0,这与全球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相对干旱加剧而不利植被生长有较大关系。
  (2)基于RALAI变化的国家排名
  101个国家31年的RALAI波动于0.81~1.29之间,其中RALAI大于1.0的国家有81个,小于1.0的国家有20个。比值变幅在5%范围的国家明显减少。
  RALAI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利比里亚、加蓬、尼泊尔、阿塞拜疆、中国、捷克、刚果(布)、喀麦隆、塞内加尔和波兰,排名后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乌干达、马拉维、爱尔兰、中非、埃塞俄比亚、瑞士、乌拉圭、坦桑尼亚、智利和挪威。与前一排行榜对比可以看出,前十国家只是捷克、刚果(布)和喀麦隆取代了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和印度3个国家,其它7个国家保持不变;排名后十位的国家瑞士、挪威和埃塞俄比亚取代了柬埔寨、阿根廷和尼加拉瓜。其中瑞士和挪威的入围似乎有些意外,但实际上瑞士的两个RLAI均小于1.0,基于瑞士对自然环境的良好保护,推测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即由于气候变暖和2012年北半球降水普遍减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瑞士境内归属地中海气候的阿尔卑斯山南部地区和北部东侧地区的相对干旱,致使其两比值小于1.0;挪威排名靠后推测可能还是与2012年北半球降水量减少有关。
  基于LAI变化的国家排名与31年来全球湿润区植被生长总体好于常年,半干旱区和季节性干旱区植被生长差于常年的时空演变规律总体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