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主产区

  2014年,北美洲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条件与过去多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降水偏多7%,温度偏低0.8℃,光合有效辐射偏低2%(表3-5)。但就年内变化而言,北美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条件变化剧烈,极端低温、旱灾与洪涝灾害相继发生,对这一地区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表3-5 2014年北美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指标

 
注:同表3-1。
  北美洲夏收作物生育期内(2013年10月~2014年6月),降水量为759mm,与过去13年相比偏高6%,但是降水距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图3-9),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冬小麦主产区降水明显减少,如堪萨斯州的距平百分比为-11%,俄克拉荷马州为-21%,德克萨斯州为-10%。此外,加利福尼亚州(-43%)、俄勒冈州(-39%)、华盛顿州(-36%)等也遭遇严重旱情。在降水显著减少的同时,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北美大部分区域经历一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图3-10),夏粮作物水分胁迫加剧,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2014年4~7月的北美最佳植被状态指数(VCIx)空间分布表明(图3-11),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堪萨斯州部分地区的VCIx为0.5~0.8,部分地区的VCIx甚至低于0.5,进一步佐证了旱情对夏粮作物的不利影响。在此监测期内,加拿大南部的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与曼尼托巴省的降水分别偏高45%、31%与48%,土壤墒情的改善有利于该地区秋粮作物的播种与生长。

图3-9 北美洲主产区降水距平聚类空间分布(a)及相应的聚类类别过程线(b)
注:同图3-4。

图3-10 北美洲主产区温度距平聚类空间分布(a)及相应的聚类类别过程线(b)
注:同图3-4。

图3-11 北美洲主产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4~7月)

  北美洲秋收作物生育期内(2014年4~10月),降水量为692mm,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偏高21%。自6月之后(7~10月),北美粮食主产区降水增加显著,旱情逐步缓解,如堪萨斯州的降水量距平百分比为+34%,艾奥瓦州为+83%,内布拉斯加州为+73%,伊利诺伊州为+42%。充足的降水不仅消除前期水分胁迫的影响,同时为秋粮,特别是大豆与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份供给。温度与过去13年平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微跌0.1℃。降水增多导致光合有效辐射的减少,如艾奥瓦州的光合有效辐射距平百分比为-7%,密歇根州为-5%,伊利诺伊州为-3%,密苏里州为-4%,光合有效辐射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削弱降水增长对产量的促进作用。图3-12(a)作物长势过程线表明,7~10月份,美国作物长势基本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持平。与此同时,加拿大南部粮食主产区降水持续偏多,如萨斯喀彻温省(+57%)、艾伯塔省(+33%)与曼尼托巴省(+51%),过多的降水一方面导致光合有效辐射的减少,如曼尼托巴省(-4%)与萨斯喀彻温省(-5%)。另一方面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秋粮作物损毁严重,图3-12(b)作物长势过程线表明,自7月之后,加拿大作物长势明显不如过去5年以及去年同期平均水平。

图3-12 美国与加拿大作物生长过程线

  2014年1~4月,北美洲粮食主产区遭受低温冻灾的侵袭,如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与萨斯喀彻温省的平均温度分别为-4.8℃和-4.4℃,比多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偏低2.9℃与1.8℃;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与北达科他州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7℃与-1.2℃,与多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分别偏低2.5℃与1.7℃,低温导致秋季作物的播种期后延,在此监测期内的耕地种植比例仅为53.2%,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减少8.0%,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仅为0.61。4~7月之后,随着温度的逐步回升,作物开始大范围的播种,已种植耕地比例增加为98.6%,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回升至0.86。7~10月,北美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改善了土壤墒情,为秋粮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耕地种植比例为0.93,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增长8%,最佳植被状况指数进一步增长至0.87。
  2014年北美粮食主产区复种指数为121%,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减少2%(表3-6),其中加拿大、美国玉米与大豆主产区受农业气象条件的影响,只能种植一年一熟制作物,其复种指数为100%;而美国南部部分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每年可播种两季作物,其复种指数为200%(图3-13)。

表3-6 2014年北美洲主产区的农情指标

注:同表3-2。

图3-13 北美洲主产区复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