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与近13年相比,2014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正常,部分地区降水量虽偏少,但作物关键需水期并未出现旱情,为夏粮单产增加奠定了基础。受冬季温度偏高影响,冬小麦越冬存活率高于近年,耕地种植比例有所提高,夏粮增产。
  秋粮生育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黄淮海平原和环渤海湾地区在7~8月期间降水明显偏少,该时段恰逢玉米等大宗秋粮作物关键生育期,对秋粮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河南西部和南部、辽宁中西部等地区在7月底前后,旱情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玉米抽雄困难;虽然8月中下旬之后降水增加,旱情得到缓解,但该地区的秋粮作物单产下降。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产粮基地之一,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作物长势超过历史最佳水平,该省秋粮作物的增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受旱地区的秋粮减产造成的损失,但是全国秋粮总体减产。
  2014年,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和黄土高原区受较好的气候条件影响,复种指数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分别偏高4%和5%)。受干旱和其他异常气候影响,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下降约7%,西南区和华南区复种指数分别下降约11%和13%。全国耕地种植比例总体有所下降,其中西南区和华南区降幅最为显著,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区秋粮生长季耕地种植比例小幅下降。2014年全国复种指数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