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意义

  湿地不仅是地球表层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资本。湿地因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常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世界各国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湿地公约》)。中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截至2015年5月,公约缔约国已达168个。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全球很多湿地发生了明显退化甚至丧失,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最新报道,自20世纪以来,全球湿地约64%已经丧失。如何应对湿地变化所引起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
  及时掌握和了解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状况,对湿地研究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具有传统手段不具备的技术优势,能够高效、准确、客观的在大尺度上对湿地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本报告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于2001年和2013年全球100处大型国际重要湿地以及中国20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状况及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独立客观地评价了大型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受到了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组织的充分肯定。这是中国首次、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利用遥感技术在全球范围对大型国际重要湿地进行监测,体现了中国在保护国际重要湿地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