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全球大型国际重要湿地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中国典型国际重要湿地变化分析
中国典型国际重要湿地景观生态评价
湿地景观完整性
根据遥感监测结果(图4-16),中国20处典型国际重要湿地中湿地景观完整性较好的有江西鄱阳湖、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湖南西洞庭湖以及湖北洪湖共计5处重要湿地,而较差的有黑龙江东方红、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等共计3处。
值得指出的是,黑龙江珍宝岛、东方红湿地和七星河湿地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降低。
另外,人工湿地在所选典型国际重要湿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50%),如江苏盐城、湖南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湖北洪湖、黑龙江兴凯湖、珍宝岛和东方红、上海崇明东滩、辽宁双台河口等10处。这些人工湿地虽然也作为《湿地公约》中列出的一种类型,但对于维持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无疑会是显著的限制因素。
图4-16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景观完整性变化
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退化
依据2001和2013年遥感监测结果(图4-17),受人类活动或自然变化干扰较小的保护区有江西鄱阳湖、湖南西洞庭湖、四川若尔盖、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湿地保护区等5个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干扰/退化指数均小于5%。
而受干扰/退化较大的保护区有湖北沉湖、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黑龙江珍宝岛和东方红湿地保护区等5处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均超过30%。其中上海崇明东滩和江苏盐城保护区主要表现为保护区内有较多的水田和人工养殖水面;而黑龙江珍宝岛和东方红湿地保护区内部不仅有水田存在,而且也有大面积的旱地。
从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时间看,黑龙江扎龙、江西鄱阳湖和湖南东洞庭湖均属于1992年第一批被列入《湿地名录》的重要湿地。但不同的是,鄱阳湖湿地和扎龙湿地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东洞庭湖的保护效果却需要加强,尤其需要关注保护区内水田的开发问题。
黑龙江兴凯湖湿地和江苏盐城湿地在2002年被列入《湿地名录》,但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受干扰或退化水平较高。湖南南洞庭湖湿地继续维持较高的受干扰水平,没有显著的改善。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情况与之类似。
黑龙江珍宝岛湿地保护区和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分别于2011年、2013年被列入《湿地名录》,由于列入时间较短,监测结果不能完全说明其保护情况。需要继续开展监测以观察目前的湿地干扰/退化趋势是否会得到逆转。
西部地区的4处国际重要湿地中,由于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内草地面积较大,干扰/退化指数高于其他3处国际重要湿地。
图4-17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干扰/退化指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