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从遥感监测的2001至2013年中国20处国际重要湿地内的湿地面积变化来看,多数保护区的湿地面积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保护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应该指出的是,部分国际重要湿地虽然表现为湿地总面积没有变化,但是在内部发生了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的转变(如兴凯湖保护区和盐城保护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现象显著,原因与供给湿地的水源减少,导致湿地退化密切相关,同时也存在少量湿地被开垦为旱地的现象。
  从湿地景观的完整性来看,中国20处典型国际重要湿地的湿地景观完整性较好的有江西鄱阳湖、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湖南西洞庭湖以及湖北洪湖共计5处重要湿地,而较差的有黑龙江东方红、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共计3处。另外,人工湿地在所选典型国际重要湿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人工湿地虽然提高了湿地的经济价值,但对于维持湿地的整体服务功能,可能成为限制性因素。
  从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退化来看,干扰/退化指数均小于5%的有江西鄱阳湖、湖南西洞庭湖、四川若尔盖、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湿地保护区等5个保护区,说明其受人类活动或自然变化影响较小。而受人类干扰活动超过30%的有湖北沉湖、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黑龙江珍宝岛和东方红湿地保护区等5处,主要是由于保护区内人工水田的存在导致。
  黑龙江珍宝岛湿地保护区、黑龙江南瓮河湿地保护区、甘肃尕海-则岔湿地保护区、黑龙江东方红湿地保护区、湖北沉湖湿地保护区分别于2011年、2013年被列入《湿地名录》。由于列入时间较短,监测结果不能完全说明其保护情况。需要继续开展监测,以确定其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后,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是否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