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非洲土地覆盖状况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横跨约69个经度,纵跨约73个纬度,赤道贯穿非洲中部,约四分之三的区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高原地形为主的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涵盖了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非高原,在高原上分布了宽广的盆地和台地。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发育了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即东非大裂谷,裂谷两侧分布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等高原山地,形成由基伍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等构成的巨型湖群。
  非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约占全洲面积的95%。气温具有典型的地带性规律(图2-1)。出现纬度地带性。高原山地地区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垂直地带性,如埃塞俄比亚高原、肯尼亚山、玛格丽塔山、乞力马扎罗山等。以非洲最高的乞力马扎罗山为例,距离赤道仅约300km,海拔高度为5895m。其气候带从基带的热带雨林气候往上分布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
  非洲降水空间分异显著(图2-2),赤道附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到2000mm,而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等热带荒漠地区年降水量有的不足10mm,甚至无雨。地形对降水再分配造成了重要影响,有些地区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相差数倍,莫桑比克暖流、厄加勒斯暖流、本格拉寒流等洋流影响当地降水。降水的时间分布多样,包括全年多雨型(赤道地区为主)、全年少雨型(撒哈拉地区和红海、亚丁湾沿岸以及纳米布沙漠等地区)、双雨季型(位于南北纬5°之间、受热带辐合带移动影响的地区)、冬雨型(北非地中海沿岸和摩洛哥大西洋沿岸地区)、夏雨型(位于双雨季型的南北两侧、夏季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区)。


图2-1 1950~2000年非洲平均气温1


图2-2 1950~2000年非洲年均总降水量、最干旱季度降水量和最湿润季度降水量2

1原始气温数据来源于WorldClim

2原始气温数据来源于WorldC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