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简称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是非洲几内亚湾西岸顶点。西接贝宁,北临尼日尔,东北与乍得接壤,东接喀麦隆,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图3-11)。尼日利亚总面积91.53万km2,人口1.73亿,GDP5799亿美元。2014年农田34.52万km2,森林10.93万km2,草地11.62万km2,灌丛32.97万km2,水面1.17万km2,裸地0.32万km2


图3-11 2014年尼日利亚土地覆盖

  尼日利亚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福格尔峰海拔2040m,在贝努埃河南边。南部沿海为带状平原,主要分布有森林、灌丛、草地;西南方是约鲁巴高地,出露岩石被森林和高草环绕,流域汇水向北入尼日尔河,向南入海;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分海拔200-500m之间;中部的乔斯高原是乍得湖、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的交汇区域,分布有大量农田。向北的豪萨兰高地是宽阔的沙原;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主要分布草地。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石油出口是其经济的主要来源,位于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农田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中北部,如尼日尔、卡诺、约贝、包齐、卡齐纳等地。主要粮食作物有高梁、小米、玉米、小麦等。中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木薯。尼日利亚独立初期为农业国,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上世纪80年代,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曾降至20%左右,2011年回升到40.2%。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70%,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灌溉面积小,产量偏低,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主要进口农产品为大米、棉花,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木薯、可可和腰果。
  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约鲁巴高地。南部沿海是浓密的红树林以及热带雨林,向北是热带雨林区域。尼日利亚出口大量热带硬木,内需也增长很快,森林砍伐主要集中在翁多州、班德尔等地区。
  灌丛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乔斯高原和豪萨兰高地,该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从热带雨林到稀树草原过渡,其中灌丛主要分布在尼日尔东部、卡杜纳、塔拉巴西南部。草地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博尔诺,在西北部也有少量草地的分布。
  尼日利亚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km,最终流入尼日尔三角洲,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分布着大片中非红树林。海岸水域正转化为渔场,传统渔场集中在乍得湖、沿海的泻湖以及尼日尔三角洲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