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苏丹共和国(简称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北临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图3-12)。苏丹总面积188.28万km2,人口3420万,GDP525亿美元。2014年农田14.14万km2,森林0.06万km2,草地55.56万km2,灌丛23.63万km2,水面0.57万km2,裸地94.31万km2。
图3-12 2014年苏丹土地覆盖
苏丹整体地势平坦,基本由非洲大陆的基岩表面决定,四周高,中间低。中部和西北部基岩上覆努比亚砂岩,降水入渗形成含水层,对保持地表水有重要作用。西部是科尔多凡高原和达尔富尔高原,其中与乍得交界处附近的迈拉火山海拔约3071m,是一座死火山。苏丹位于北纬9°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境受太阳直射,干旱炎热,南北东西气温差异大,北部是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到喀土穆年降水逐渐增至200mm,干湿季分明,逐渐变为热带草原气候。从北向南,从荒漠演变为半干旱灌丛,再到稀树草原。
农田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以东的杰济拉州、森纳尔州、加达里夫州。苏丹土壤较适宜耕作,但限制因子是水资源,因此只有中部和东部小部分黏土平原被用于密集型农耕,这里土壤发育良好,水源充足,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农业是苏丹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苏丹农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其中,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占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植面积约5万km2,年均产量约3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
苏丹基本上以喀土穆所在纬度为界,划分成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境内少森林。灌丛主要分布在苏丹最南部的南达尔富尔州、南科尔多凡州和西科尔多凡州等地,这些区域降水多,主要发展畜牧业。草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多生长在尼罗河以东的北达尔富尔周南部、北科尔多凡州,随着纬度的降低,降水在喀土穆一带增加至200mm,干湿季分明,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以畜牧业为主,是在干季依赖阿拉伯河孕育的肥沃牧场。
裸地主要分布在喀土穆一线以北,由于常年接受太阳直射,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土壤多砂质,因此没有高大的植被,人们只能以简单的耕作和放牧为生。仅在尼罗河附近有绿色植被,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多发展农业,也有少量草地。
尼罗河流经苏丹,为苏丹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