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简称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由坦桑尼亚大陆、桑给巴尔岛以及若干小岛组成。其北部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临印度洋(图3-13)。坦桑尼亚总面积94.81万km2,人口4490万人,GDP291亿美元。2014年农田18.02万km2,森林11.52万km2,草地18.59万km2,灌丛40.61万km2,水面5.96万km2,裸地0.10万km2,冰雪12.90km2。
图3-13 2014年坦桑尼亚土地覆盖
坦桑尼亚地势呈现典型的“西北高-东南低”态势,即西部以高原地形为主,东南部以内陆和沿海低地为主,海拔相对较低,约900~1800m。坦桑尼亚西部内陆高原属于热带山地气候,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东部地区和内陆部分低地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常年高温,且干湿季分明,年降水在750~1000mm左右。桑给巴尔岛及周边的一些岛屿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在坦桑尼亚的东北角伫立着非洲的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峰海拔5895m。山脚到山顶,地表覆盖依次为草地、灌丛、森林,再到灌丛、草地、裸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状分布,是垂直地带性的典型地表覆盖特征。
对于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来说,农业发展对灌溉有显著需求,因此坦桑尼亚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湖泊周边地区,特别是维多利亚湖的南岸。农业是坦桑尼亚主要的经济支撑之一,其经营形式主要表现为小农场主主导的形式,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木薯、香焦等,而主要的经济作物包括咖啡、棉花、剑麻等。2014年,坦桑尼亚农田面积虽然只占了不到20%的国土面积,却有超过70%的农业人口。年降雨量少于500mm的地区分布于中央地带,主要用于放牧。年降水量大于750mm的地区位于国土的东部和西部,适宜栽培热带作物,如咖啡、香蕉和茶叶。而降水量介于500~750mm之间的过渡带是农牧交错带,种植业基本自给,辅以牧业。
坦桑尼亚大部分的森林分布在境内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莫洛戈罗省和伊林加省及西部的基戈马省和鲁夸省。
草地和灌木是坦桑尼亚主要的自然植被,占国土面积的62.47%。其中,草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这些区域由于较靠近内陆,海拔相对较低,降水较少,因而主要表现为以干旱草原为主的地表覆盖特征。灌丛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主要受海拔的垂直地带性影响,而南部的灌丛分布主要是受到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虽然海拔也相对较低但水分较为充足,因此以灌丛分布为主。
坦桑尼亚拥有丰富的水利和渔业资源,维多利亚湖的大半部分和坦噶尼喀湖就位于该国国境内。此外,还有其他的湖泊例如马拉维湖、鲁夸湖等。水面面积占坦桑尼亚整体国土面积的6.27%。同时,在沿海区域,拥有达累斯萨拉姆、姆特瓦拉、坦噶和桑给巴尔四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