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的内陆国。东临吉布提、索马里,西与苏丹、南苏丹交界,北临厄立特里亚,南接肯尼亚(图3-4)。埃塞俄比亚总面积113.48万km2,人口9100万,GDP388亿美元。2014年农田占24.23万km2,森林6.96万km2,草地11.77万km2,灌丛61.12万km2,水面0.93万km2,裸地8.47万km2


图3-4 2014年埃塞俄比亚土地覆盖

  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为主,高程范围由低于海平面100m的达洛尔洼地到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山地不等,最高峰拉斯达善峰高4620m。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但海拔不同使得温度条件差别较大。传统的分区包括荻加(超过海平面以上2400m的地区)、沃意那荻加(海拔介于1800~2400m的地区)以及克拉(海拔低于1800m的地区)。
  埃塞俄比亚是农业大国,2013年农牧业占GDP约50%。大面积的农田分布在阿姆哈拉州以及奥罗米亚州。从按海拔的自然分区上看,受霜冻影响,高于海拔3800m的高山草甸一般不用于农作。荻加一般被用来种植大麦、小麦、豆类。沃意那荻加是主要的雨养农业(指无人工灌溉,仅依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种植带,可以种植上述各种作物,甚至适合茶和咖啡等经济作物。克拉的温度条件更好,但降水受到限制,高粱是主要作物。南方州海拔1100~2300m之间的森林边缘,有许多破碎的农田小版块,很多是咖啡林或半经营的咖啡园。
  森林主要分布在奥罗米亚州、南方州以及甘贝拉州。中部连片森林是位于奥罗米亚州的贝尔山国家公园南部和西南部的哈仁娜森林,海拔约1500~2600m,是以阔叶林为主的湿润山地森林。其西南方向为亚贝洛野生动物避难所,主要植被类型是稀树草原,生长着干旱山地常绿林,以非洲圆柏、非洲橄榄木为优势种。除上述几州外,北部的阿姆哈拉州和本尚古勒-古马兹州交界处也有大规模的森林分布。
  灌木在埃塞俄比亚分布广泛。沿西边国境分布的灌木带在生态分区中属于东苏丹稀树草原区,海拔偏低,一般不超过1400m,大部分时间炎热干燥,降水呈现明显季节性。干季灌木落叶,草本萎蔫,甚至发生草原火灾。埃塞俄比亚东部的索马里州也以灌木覆盖为主,其生态分区为索马里金合欢属-没药属灌丛区,地势低平,海拔一般不超过500m。在海拔更低、降水更少的灌木区是向干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
  埃塞俄比亚是畜牧业大国。干旱的阿法尔州和奥加登平原东部分布着矮小的灌丛草原,从地表覆盖图中看是以灌丛为主,混有裸地和草地,以蓄养山羊和骆驼为主,放牧方式主要是游牧,受干旱影响十分严重。半干旱的博勒纳地区和奥加登平原西部,天然植被以稀树草原和干旱林地为主,这些地区比干旱地区更有利于木本植物生长,但人类扰动如砍伐、薪柴收集打破了演替,维持草本植物的平衡。由于较湿润,草本层的生产力较为稳定,该地区更多蓄养牛和绵羊,放牧方式主要为半游牧或定居。半湿润放牧区,如西部的甘贝拉州部分地区,天然植被是湿润稀树草原,林下层是高草为主。放牧方式是农牧结合,有少量农田分布,主要是种植玉米,养牛、绵羊和山羊。
  成片的裸地集中在埃塞俄比亚东北角的洼地,阿法尔州以及索马里州北端。阿法尔洼地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终年炎热干燥。阿法尔洼地剧烈的蒸发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覆盖,开发盐碱资源也是阿法尔州的主要收入来源。只有阿瓦什河通过阿法尔州南部形成了狭窄的绿洲,供养了沙漠中的游牧民族。
  从土地覆盖图中可以看到境内的主要河流湖泊。河流主要发源于中部高原,大裂谷以西属尼罗河水系,以东为印度洋水系,另有几条内陆河。最大的湖泊是位于北部阿姆哈拉州的塔纳湖,也是非洲第三大湖,围绕其建立了一些灌溉工程,大面积增加了周围的灌溉农田。东非大裂谷系列湖泊纵贯埃塞俄比亚,其中有淡水湖、碱湖、咸水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或渔业发展有不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