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

  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首都为金沙萨。该国东北部与南苏丹接壤,东部毗邻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布隆迪,南部与安哥拉、赞比亚为邻,西与刚果(布)为邻,西南部邻接大西洋(图3-7)。刚果(金)总面积234.34万km2,人口6750万,GDP328.84亿美元。2014年农田2.04万km2,森林150.33万km2,草地67.80万km2,灌丛9.97万km2,水面4.14万km2,裸地0.06万km2


图3-7 2014年刚果(金)土地覆盖

  刚果(金)地处非洲大陆中部(赤道附近),是非洲第二大国,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其东部连着米通巴山脉,沿着米通巴山脉而下分布着多个湖泊,例如艾伯特湖、坦噶尼喀湖,南部有加丹加高原、宽果高原和隆达高原。马格丽塔山海拔5109m,为全国最高点。高原区域气候凉爽,雨量适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有大量灌丛和草地,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刚果(金)农田比例不高,在南部平原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多雨、土壤肥沃,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刚果(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2013年刚果(金)的GDP主要来源于农业(44.3%),2014年刚果(金)农业人口的比例为64%。刚果(金)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木薯、大豆等,经济作物包括咖啡、棕榈、棉花、可可、烟草等。刚果(金)耕地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自然条件优厚,但当前仍然处于原始农业发展阶段。自2009年以来,刚果(金)以GDP年均7%左右的增速快速发展。
  森林是刚果(金)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在刚果(金)的赤道和赤道附近地区,主要分布在姆班达卡、东开赛、基桑加尼、西开赛等北部省份,少量分布在南部。北部地区全年高温,降水量高,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生长茂盛。2014年刚果(金)森林的比例是64.13%,是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区。森林资源主要包括乌木、红木、花梨木、黄漆木等珍贵的木材,相对开发程度不高,对物种保护以及减缓气候变化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北部分布着许多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区,包括维龙加国家公园、嘉兰巴国家公园、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萨隆加国家公园和霍加皮野生动物保护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加丹加及东开赛和西开塞的南部区域,受热带草原气候决定,有些草地混有一定比例的森林和灌木。
  刚果(金)的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在全国境内分布着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刚果河和开赛河是刚果(金)的两条主要河道,从刚果(金)的东面出发,分别沿着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流经全国,这些流淌的河流穿过热带雨林,一方面为开发森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廊道,另一方面,在沿河而下的平原地区,形成了多个以港口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城市,例如金沙萨、伊来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