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
南非共和国(简称南非),具有三个首都,分别为比勒陀利亚,开普敦,布隆方丹。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接壤,另有莱索托为南非领土所包围(图3-10)。南非总面积122.44万km2,人口5400万,GDP3510亿美元。2014年农田19.42万km2,森林3.65万km2,草地36.65万km2,灌丛51.76万km2,水面0.76万km2,裸地10.20万km2。
图3-10 2014年南非土地覆盖
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以高原地貌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沿海低地主要分布在东西南三侧的边缘地区,而北面则群山环绕。德拉肯斯堡山脉坐落于南非东部,其最高峰位于南非与莱索托交界处的塔巴纳恩特莱尼亚纳山,海拔为3482m。整体上,南非全境大部分处在副热带高压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夏季,6~8月是冬季,南非气温比南半球同纬度其他国家低,但年均温仍在0℃以上,温差不大,但是海拔差异造成了气温的垂直变化。
南非农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区(盛产水果)及东北部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南非地处南回归线,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较少,全国多地干旱,因而实际的农田面积较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5.87%,农业经济贡献的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南非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甘蔗等,其在农产品中占有较大比例,玉米和甘蔗出口较多。除此之外,南非的畜牧业也较为发达,羊毛与乳制品是其主要产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口。
南非的森林覆盖面积相对较小,仅为2.98%,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德拉肯斯堡山脉及东南部的部分山地地区。德拉肯斯堡山脉迎风坡全年有充沛降水,湿度大,属于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夸祖鲁-纳塔尔省的海岸平原的河口处分布着红树林。
灌丛主要分布在南非的北部地区(西北省、林波波河省、北开普省)和西南沿海。南非北部地势较南非东南部而言相对较低,同时受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干湿季明显,因而主要的植被类型为灌丛。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部分灌丛区域的草地覆盖增加。这种灌丛向草原的退化在很大程度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草地主要集中在南非的东南部(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例如普马兰加大草原。这种植被分布受到垂直地带及降水的影响。稀树草原的分布处于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同时由于东部的德拉肯斯堡山脉阻隔,降水相对较少,因而在南非东南部形成了大片的稀树草原。
南非的裸地比例相对较高,占国土总面积的8.34%,主要分布于卡拉哈里沙漠。另外,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黄金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土地覆盖图中有些裸地是大规模的矿井。沿南非狭长的海岸线,分布着一些主要的城市。好望角位于南非的西南角,也是南非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属于地中海气候。
南非内陆的水面覆盖相对较小,约占0.58%,但由于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南非的港口运输业发达,主要港口包括开普敦、德班、东伦敦、伊丽莎白港、理查兹湾、萨尔达尼亚和莫瑟尔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