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下游农田变化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与刚果河和尼日尔河并称非洲三大河流。尼罗河流域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变化非常明显的区域。1970年阿斯旺高坝在尼罗河上建成,在埃及的防洪、灌溉和发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大坝建成后,下游河水不再定时泛滥,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盐碱化日趋严重。另外,埃及超过90%的人口生活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的肥沃土地上,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导致城市和村落的扩张,逐渐将广阔沙漠垦殖为农田。同时,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而导致农田被海水吞噬的可能,据UNEP估算,海平面上升0.5m将影响1800km2的土地和400万人口。因此,埃及尼罗河流域是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的敏感区域。
  尼罗河下游监测区域覆盖东经28°~34°,从阿斯旺水坝到尼罗河入海口,该区域是埃及主要的农业分布区,占埃及农地面积的98%以上。通过比较2000和2014年的数据,发现尼罗河沿岸均有不同程度的农田扩张,最明显的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两侧的区域和康翁波地区(图4-1、图4-2)。监测区农田净增加11.19%,增加的农田中,从裸地转化而来的占88.22%,从水面转化而来的占10.41%,两者合占98%以上。


图4-1 2000、2014年尼罗河下游农田变化


图4-2 2000、2014年尼罗河下游局部地区农田变化

  监测区的农田分布变化体现了埃及政府众多围绕尼罗河流域土地利用政策和投资的落实。上百年来埃及政府机构、私人公司和农户通过土地复垦来扩大种植面积,在过去的50年里,沙漠的农业复垦面积超过1.20万km2。埃及政府通过一系列大型计划使沙漠转化为农田,以获得更多粮食产量、创造更多就业。如埃及从1996年开始建设新河谷工程(预计历时20年,耗资600亿美元),从尼罗河阿斯旺高坝水库提水55亿m3到西部沙漠开发耕地,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埃及农业投资者和农民结合当地政策将尼罗河水抽到更高的沙漠地区来扩大农田面积。
  此外,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尼罗河三角洲减少了淤积,加之这一区域蒸发量很大,紧临地中海,所以土壤的盐碱化问题非常严重,导致农田质量的下降。埃及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通过与世界银行等机构进行合作筹集大量资金,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和上埃及的农村修建排水系统,排除尼罗河三角洲农田中多余的积水和盐分,并且还逐步在农村推行“国家排水计划”工程。
  未来该区域仍存在农田增加的潜力,尤其是埃及政府仍在继续沙漠开垦工程,并且正在积极开展农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