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状况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各省区的森林生物量和大宗粮油产量占比(图4-5),中国各省区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云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生物量排在中国首位,占11.55%。黑龙江森林生物量占全国总量9.24%,排第2位;湖南、四川、内蒙古、广西、西藏和江西森林资源较丰富,占比在5.5%~7.5%之间;黑龙江和河南大宗粮油年产量居前两位,分别占比10.94%和9.84%;山东和江苏大宗粮油年产量较高,在6%~9%之间。
结合世界银行收入水平划分标准,根据人均生态系统面积(图4-6)、森林生物量和大宗粮油作物年产量(表A-2)等指标,综合评估中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图4-5 中国各省区大宗粮油年产量和森林生物量占中国总量比重分布
图4-6 中国各省区人均植被面积分布
(1)高收入省区人均生态资源普遍低
澳门、香港、台湾、天津、北京和上海收入水平高,人均GDP大于1.4万美元,但这些地区人均植被面积少,生态资源匮乏。台湾人均森林面积为1053.78m2、森林生物量为8109.33kg;香港、上海和澳门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小于1 m2、森林生物量均小于30kg、草地面积不足2m2。
(2)中等偏上收入省区中西藏人均生态资源丰富,江苏生态资源匮乏
中国大部分省区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江苏人均GDP最高,为1.2万美元,而生态资源匮乏,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生物量分别为30.28m2和270.38 kg,排倒数第4位;人均农田面积处于中等水平,大宗粮油产量可基本满足消费需求。内蒙古人均GDP略低,为1.09万美元,但生态资源丰富,人均森林面积为6871.41m2,排第2位;人均农田面积高达3681.16m2、大宗粮油年产量为683.81kg,排第3位;人均草地面积为26302.75m2,排第4位。西藏人均GDP为0.42万美元,但人均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人均森林和草地面积远高于其他省份,人均森林生物量高达332.47 t。湖南、四川、广西、江西、福建、湖北、吉林、广东等省区生态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高。
按照世界粮农组织标准,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山东的大宗粮油产量有盈余(图4-7)。盈余量最高的是黑龙江,达36,238.64千t;其次是吉林,为18,708.70千t;安徽、河南和内蒙古分别排在第3~5位,盈余量在7000~9200千t间。河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宁夏和山东粮食产量可基本满足自身消费需求。
(3)中等偏下收入省区中云南人均生态资源丰富
云南、甘肃和贵州收入中等偏下。云南人均GDP为0.4万美元,生态资源丰富:人均森林面积为4257.27m2、森林生物量为44606.38kg,排第3位;人均农田面积中等偏下、大宗粮油年产量为233.54kg。甘肃草地资源丰富,人均面积达8309.8m2;人均农田面积较高,为2098.54m2,但人均大宗粮油年产量只有281.74 kg,主要受限于区域降水量不足。贵州人均森林面积也较高,为3383.51m2,排第6位;人均森林生物量为23.20t,排第7位;人均农田面积中等偏下,人均大宗粮油年产量属于中等水平,为289.87 kg。云南、甘肃和贵州三省粮食总量分别亏缺7.8百万t、3.05百万t和3.86百万t。
图4-7 中国各省区大宗粮油盈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