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前言
引言
全球农业气象条件遥感监测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与供应形势分析
结论
2016年全年农业气象条件
农业生态区是2016年年报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分析的大尺度标准空间单元。本章基于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重点分析农业环境指标异常的区域。每个农业气象指标都以农业生态区的作物种植区域为对象,统计2016年全年(2016年1月-12月)、北半球夏收和南半球秋收作物生育期(2015年10月-2016年6月)与北半球秋收和南半球夏收作物生育期(2016年4月-9月)的农业气象指标,并与2001至2015年同期平均值进行比较,计算每种指标在2016年的距平值。其中温度、降水和光合有效辐射是2016年与过去15年(2001-2015)的平均值对比,潜在累积生物量是2016年与过去5年(2011-2015)的平均值对比。
2016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的农气条件监测时段见表2-1。下文将分别对2016年全年、北半球夏收和南半球秋收作物生育期、北半球秋收和南半球夏收作物生育期进行分析。
表2-1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6年度报告农气条件监测时段
2016年全年农业气象条件
2016年1-12月,全球不同区域之间的降水差异较大(图2-1),其中降水较过去15年平均水平偏少的地区覆盖非洲之角、北非地中海沿岸、非洲马达加斯加、南非西开普省、东北亚、欧洲地中海与土耳其、新西兰,降水量分别偏低22%、25%、17%、47%、22%、15%和50%。值得关注的是,雨养农业为主的非洲之角地区的潜在累积生物量偏低20%。
降水较过去15年平均水平偏高的区域包含美国大平原、不列颠哥伦比亚至科罗拉多地区、美国西南部至墨西哥北部高地、南美潘帕斯草原,降水量分别偏高43%、32%、20%和12%;非洲萨赫勒向东延伸至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也是降水距平的高值区,包括西亚、中国甘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内蒙古至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印度的旁遮普至古吉拉特邦、中南半岛地区,降水较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偏高21%、139%、40%、67%、31%、27%和12%。伴随着降水的增加,其云盖增多,导致上述地区光合有效辐射较往年偏低(图2-2)。
北美粮食主产区不仅降水增加显著,温度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大平原北部地区、美国玉米带、不列颠哥伦比亚至科罗拉多的温度较过去15年平均水平分别偏高1.2℃、0.6℃和0.7℃(图2-3)。受降水与温度的综合影响,美国大平原北部地区与美国西部地区、中国北部与东部地区、南美的潘帕斯地区潜在累积生物量高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图2-4)。
图2-1 2016年1~12月全球平均降水与过去15年同期距平(%)
图2-2 2016年1~12月全球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与过去15年同期距平(%)
图2-3 2016年1~12月全球平均温度与过去15年同期距平(℃)
图2-4 2016年1~12月全球平均生物量与过去5年同期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