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美洲主产区

  2016年南美洲主产区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正常。全年降水量为1586mm,较过去15年平均降水量略偏高3%,但年内旬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年际差异(图3-5),2016年5月上旬降水量总体高于平均水平,但5月中旬之后降水量总体偏低,仅7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中旬降水超过同时段平均水平。主产区全年平均气温21.2℃,较过去15年年平均气温偏低0.8℃,自4月下旬起,旬平均气温总体低于平均值,全年旬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6月中旬,为14.5℃,冬季气温总体温和,利于冬季作物越冬。全年光合有效辐射处于平均水平,适宜的降水和光合有效辐射有利于生物量累积,但全年偏低0.8℃的气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量的累积,导致全年累积生物量偏低3%(表3-3)。

  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为南美洲主产区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的主要生育期。该时段降水显著偏高21%,尽管气温偏低0.7℃,光合有效辐射偏低4%,显著偏高的降水主导了主产区农气条件,导致该时段潜在生物量较过去5年平均水平偏高6%。2016年4月至9月为南美洲的冬季,降水量为456mm,偏低3%,同时气温偏低0.8℃,光合有效辐射偏低1%,综合导致主产区潜在生物量偏低15%。但该时段秋收作物已经完成收获,冬小麦处于播种和生长早期,作物需水量较少,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限。

表3-3 2016年南美洲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指标

表3-4 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美洲主产区的农情指标

图3-5 南美洲主产区旬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变化

  南美洲主产区农气条件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时间过程的变化,空间差异也同样显著。2016年1~4月期间,主要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异常:(1)最显著的异常状况当属4月阿根廷境内的圣太菲省、恩特里雷奥斯省以及巴西南里约格兰德州最南部的过量降水。降水距平聚类图及相应的类别曲线显示(图3-6)该地区4月中旬降水较平均水平偏多250mm以上。农情指标监测结果显示,过多的降水并未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但由于降水发生时段接近作物成熟期,且降水过多导致耕地土壤泥泞,妨碍了大豆、玉米的成熟与收割;(2)另外一个农气条件异常状况发生在主产区的最北部,包括马托格罗索、戈亚斯、米纳斯戈拉斯以及圣保罗等州,降水距平聚类图及相应的类别曲线清晰地反映出1~4月降水持续低于平均水平;该区域植被健康指数最小值低于15,表明该区域发生农业旱情。相应地,潜在生物量较平均水平偏低20%以上,最佳植被状况指数监测结果同样反映出马托格罗斯东部和圣保罗州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与此相反,主产区内阿根廷境内农气条件良好,潜在生物量高于平均水平,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值较巴西境内偏高。该时段主产区耕地种植比例较过去5年平均水平偏高1%(表3-4)。

图3-6 南美洲2016年1~4月降水距平聚类图

  2016年4~7月降水距平聚类同样显示出主产区不同地区的巨大差异(图3-7)。其中,巴拉纳州、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里约格兰德州7月中旬降水量较平均水平偏多50mm,马托格罗索州4月下旬降水量偏多近100mm;而戈亚斯州、马托格罗索州和米纳斯格兰斯州降水显著偏少,伴随着偏高气温的双重影响,该地区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低于0.35,表明这些地区发生旱情。主产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为0.77,圣路易斯省、科尔多瓦省和拉潘帕省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值相对较低(图3-8)。然而,VCIx低值区与最小植被健康指数显示旱情发生区域并不一致,表明较低的VCIx并非由旱情所致,阿根廷大面积土地VCIx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段处于冬歇期。主产区耕地种植比例较高,达到92%,但仍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偏低约4%。大部分未种植耕地分布在阿根廷的科尔多瓦省南部、圣太菲省南部以及小麦主要产区之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西北部。

图3-7 南美洲2016年4~7月降水距平聚类图

图3-8 南美洲2016年4~7月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左)和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右)

  2016年7~10月涵盖了南美洲主产区冬季作物的生长季,该时段内不同地区农气条件相近,总体呈现出8月和10月降水偏多,且7~10月每月中旬气温偏高的态势。然而,相似的农业气象条件并未形成相同的长势分布状况,其中,阿根廷最佳植被状况指数普遍高于巴西,主要得益于前一监测期(雨季)显著偏多的降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偏低的VCIx主要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南里约格兰德州和巴拉纳州,该地区降水普遍低于平均水平。这些区域恰恰对应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的低值区,表明该地区的降水稀少导致了农业旱情的发生。潘帕斯平原及南里约格兰德州潜在生物量偏低的地区并未表现出较低的最小植被健康指数,说明该地区未发生农业旱情,间接证明该地区前一监测期充足的降水显著地改善了土壤墒情,为这一期作物生长提供了水分保障(图3-9)。

图3-9 2016年7月~10月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左)和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右)

  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主产区农气条件总体正常,但降水时空差异显著,其中阿根廷中部和北部以及巴西的南里约格兰德州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的降水较平均水平偏高,同时段内,潘帕斯平原以及巴西南部沿海地区温度偏高。最佳植被状况指数结果显示主产区阿根廷境内作物生长状况较巴西境内偏差,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东北部地区和科尔多瓦省的洪涝灾害,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的旱情,潜在生物量距平图也进一步证实不利的农气条件使得相应的区域作物长势偏差。

图3-10 2016年10月~2017年1月主产区降水距平聚类

图3-11 2016年1月~2017年1月潜在生物量距平(左)和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右)

  总体上,2016年南美洲主产区农业气象条件正常,局部地区的旱情、洪涝等气象灾害对主产区粮食生产产生影响较小,全年作物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