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
全球城市扩展的格局与分异
全球城市土地覆盖的状态与分异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典型城市土地覆盖分异
3.2.1 空间分异
城市不透水面面积比例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城市土地覆盖中的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将城市分为3类,包括高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城市不透水面占比>62%)、中等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城市不透水面占比57%~62%)和低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城市不透水面占比<57%)。从全球1468个典型城市来看,高、中等和低不透水面比例城市的数量分别为513个、398个和557个。
从空间分布来看,高不透水面比例城市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美洲和非洲北部,如名古屋、圣保罗和的黎波里;中等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各洲均有分布,如比什凯克、开普敦和布里斯班;低不透水面比例城市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这些城市绿化水平较高,如芝加哥和米兰;非洲的一些城市表现为城市建设地表硬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绿化水平不高导致绿地空间比例相对也较低(图3‒6)。
从全球各大洲来看,北美洲和欧洲以中等和低不透水面比例城市为主,这与两个洲具有较高的绿化水平,以及由内核向外围绿地空间比例显著上升的城市景观特征密切相关;南美洲71.43%的城市以高不透水面比例为主;亚洲51.50%的城市以高不透水面比例为主,这与城市内部高密度的建筑集中连续分布密切相关;非洲61.87%的城市为低不透水面比例,这与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地表没有充分被硬化有关(图3‒7)。
图3‒6 2020年全球不同等级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分布和典型城市土地覆盖状况
((a)各级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分布;(b1)和(b2)高不透水面比例城市;(c1)和(c2)中等不透水面比例城市;(d1)和(d2)低不透水面比例城市)
图3‒7 2020年全球各大洲不同等级不透水面城市数量
3.2.2 代表性城市
根据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特征,遴选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土地覆盖案例。
(1)中国北京
中国北京是城市新扩展区高水平绿化的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北京五环绿廊、奥林匹克公园建设等一系列园林绿化重大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图3‒8)。北京城市绿地空间面积由2000年的128.56 km2增加到了2020年的688.33 km2,增加了435.42%。2000年,北京原有城区绿地空间比例为32.90%。2000—2020年,新扩展区的城市绿地空间比例为40.72%,较2000年原有城区绿地空间的比例增加了7.82个百分点。
图3‒8 2000年和2020年中国北京城市遥感影像和公园绿地分布
(2)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是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典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非常高。东京城市土地面积从2000年的1849.65 km2扩展到了2020年的2145.68 km2,近二十年扩展面积为296.03 km2。2020年,东京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为65.09%,城市绿地空间比例为30.21%,城市水域比例为0.92%,城市人均土地面积仅为57.38 m2/人,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为17.34 m2/人(图3‒9)。
图3‒9 日本东京城市土地覆盖现状及高不透水面比例局部影像
(3)印度德里
印度德里分布有大量的非正规居住区,具有较高的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印度德里城市不透水面面积由2000年的407.61 km2增加到2020年的1244.05 km2;2020年,城市土地面积为1932.06 km2,城市人均土地面积为67.76 m2/人;城市绿地空间面积为590.89 km2,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为20.72 m2/人(图3‒10)。
图3‒10 2000年和2020年印度德里城市遥感影像和土地覆盖现状
(4)英国伦敦
英国伦敦为典型的中等不透水面比例城市,呈现出城市内部商业区为相对高密度,外围居住区低密度布局的格局。城市中心商务区内核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在70%以上,而外围居住区建筑景观和绿地有效镶嵌,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低于60%,城乡空间梯度土地覆盖具有高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到2020年,伦敦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为58.88%,绿地空间比例为37.49%(图3‒11)。
图3‒11 2000年和2020年英国伦敦城市遥感影像和土地覆盖现状
(5)美国芝加哥
美国芝加哥为典型的低密度不透水面比例城市,中心商业区、住宅区与郊区城乡梯度分异显著,表现在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具有较为明显的高、中等、低不同比例级别逐渐递减的格局(图3‒12)。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在70%以上,绿地空间比例不足20%。外围住宅区建筑与绿地有效镶嵌,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低于50%,绿地空间比例高于40%。2020年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为55.21%,城市绿地空间比例为40.99%(图3‒12)。
图3‒12 2000年和2020年美国芝加哥城乡梯度土地覆盖现状及局部影像
((b1)为城市中心商务区;(b2)为城市边缘;(b3)为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