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
全球农气与农情监测
2019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监测
2020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地中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
结论与建议
致谢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2020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预计为56,698.0万t,同比增产159.4万t,增幅0.3%。其中玉米产量为22,573.7万t,比2019年增产139.2万t,增幅0.6%,水稻产量为19,939.4万t,减产369万t,减幅1.8%;小麦产量为12,705.2万t,与2019年相比,增产353.7万t,增幅2.9%;大豆产量延续近5年来的增产态势,达到1,479.7万t,同比增产35.6万t,增幅2.5%(图4-2)。
(a)
(b)
图4-2 2020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主产省份产量(a)及同比变幅(b)
2020年,中国夏粮主产区水热条件良好,多数夏粮主产省份降水充沛,土壤墒情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有所增加。夏粮作物总产量为13,150.2万t,与2018—2019年度相比,增产346万t,增幅为2.7%(图4-3)。
图4-3 2020年中国夏粮作物主产省份产量及同比变幅
2020年秋粮作物(包括玉米、中稻、晚稻、春小麦、大豆、杂粮和块茎类作物)总产量预计为45,345.7万t,比2019年下降0.5%,减产240万t。
1. 小麦
2020年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同比增加0.6%,小麦种植面积同比增加2.3%,促使全国小麦产量同比增产353.7万t,增幅2.9%。河南、山东、安徽和河北四大冬小麦主产省小麦均实现增产,产量同比分别增加111.7万t、70.8万t、17.7万t和3.7万t,其中河南、山东、安徽3省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扩大,而河北小麦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同比增加2.0%。其余各小麦生产省份小麦产量同比几乎持平。
2. 玉米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同比略增0.1%,而全国单产从2019年的减产年景中恢复,同比增加0.5%。得益于良好的雨热条件,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等省区玉米单产增幅均超过3.0%,玉米种植面积也有一定幅度的扩大,预计4省玉米产量同比分别增产8.4%、6.6%、5.1%和3.6%;山东、河北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玉米单产从2019年的干旱中实现恢复性增加,预计玉米产量同比分别增产3.4%和2.9%;内蒙古东北部7月份持续少雨天气对玉米拔节和抽雄不利,导致玉米单产同比有所下降,加之玉米种植面积缩减,预计该区玉米减产4.0%;黑龙江和吉林省8月中旬之前的农气条件总体有利,但8月末至9月初三次台风造成长春、松原、哈尔滨、绥化、大庆等地玉米出现倒伏,由于玉米发生倒伏时籽粒已基本形成,玉米单产出现小幅下降,预计黑龙江和吉林省玉米同比分别减产1.4%和1.8%。
3. 水稻
2020年6月以来南方持续发生的强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不利,全国水稻平均单产同比下降2.0%。预计早稻产量为3,344.6万t,同比增产0.6%,虽然早稻生长季洪涝灾害多发,导致多数早稻主产省单产同比下降,但得益于疫情过后积极备耕,种植面积同比增加2.2%,促使全国早稻总产量同比增加20.9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水稻生育前期长势较好,8月末至9月初的三次台风造成长春、哈尔滨等地少量水稻倒伏,由于台风过后倒伏农田及时采取人工收割等积极措施,台风对三省水稻产量影响有限,预计三省一季稻总产量同比增产42.4万t。中稻和晚稻受洪涝灾害影响较大,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长江中下游省份共计397千ha中稻和晚稻被洪水冲毁,持续的强降水及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中稻和晚稻平均单产同比下降,致使全国中稻减产242万t,晚稻减产147.9万t(图4-4)。
(a)
(b)
(c)
图4-4 2020年中国水稻主产省份早稻(a)、中稻/一季稻(b)和晚稻(c)产量及同比变幅
4. 大豆
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继续延续近5年来的增加态势,同比增加1.0%,平均单产同比增加1.5%。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和河北五个省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最为显著,同比分别增加2.5%、2.4%、1.4%、1.1%和1.1%。华北地区雨热条件适宜,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省份大豆单产预计同比分别增加4.1%、3.8%、3.7%和1.8%。东北地区未能延续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的趋势,东北地区大豆单产总体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7月份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处于开花结荚期的大豆遭受轻度旱情,至8月中上旬降水恢复正常水平,旱情解除,大豆单产减幅总体均小于1%。大豆第一生产大省黑龙江省种植面积同比略减0.3%,预计产量同比略减0.4%。